Every life is a defense of a particular form.
Archive 2002-2004 | 2004-2007 | 2007-2008 | 2008-2010
>> | < | > | << | d | website | email | facebook

Tuesday, Aug. 07, 2012 11:12 p.m.

在Curzon Soho看了Klayman導演的Ai Weiwei: never sorry(中文名好像是「道歉你妹」),感覺除了讓我知道艾未未原來有個私生子,知道這樣的藝術家/維權人士也並非聖人之外,未有太大得著。對於西方觀眾來說,可能會有一點震撼(例如看到公安如此明目張膽侵害市民自由),但對於比較接近大陸消息的我們來說,影片只能算是一個東拼西湊的艾未末introduction。個人認為艾未未的道德爭議/公眾身份與私人世界的落差可以是繼續發展的題材。

另外,不知為何總是無法喜歡作為藝術家的艾未未,也許我對twitter有偏見,也許我對外判藝術品製作有偏見(當然很多大粒西方藝術家也靠一整個工廠般的團隊支撐)。不過我們看到的都只是他的表皮,甚至電影中出現的其他人,感覺都很假很表面。

相比起來,講Marina Abramovic的The artist is present就真實(起碼感覺如此)動人得多。兩者同為關於一個藝術家的紀錄片,主角就是決定因素。Marina的動人之處在於她以身體挑戰極限,以身體作為媒介,意義純粹得接近無意義(近似生命是無意義的說法)。艾未未是聰明與諷刺的,Abramovic卻是純粹的,靈性的,愚蠢地自討苦吃的。對天安門豎中指與兩個人走完整條萬里長城然後分手,難以公平比較,但後者的藝術性顯然較高,亦較動人。作為電影主角,Marina Abramovic無可避免地比挺著大肚腩的艾未未有魅力,這對電影的幫助很大。

亦可以想一下,facebook上每日流傳的那種eye candy與傳統藝術的分別。

>> | < | > | << | d | website | email | facebook | archive 2002-2004 | 2004-2007 | 2007-2008
lokbi©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