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 life is a defense of a particular form.
Archive 2002-2004 | 2004-2007 | 2007-2008 | 2008-2010
>> | < | > | << | d | website | email | facebook

Sunday, Jul. 10, 2011 4:53 p.m.

不記得上一次貼的是哪一期?



2011年4月

Cul-de-sac

文化地圖一月號中,馬國明先生寫了一篇《掘頭巷》,從顏純鉤寫昔日有溫暖粥店的小巷被堵死成掘頭巷漫談到香港的城市風貌與記憶。這次我也寫倫敦的掘頭巷和於市郊生活、漫遊的經驗,與及我於四月完成的一件作品。

今日的香港,城市的硬件與運作方式,譬如行車與軑盤方向、馬路上的各種符號、燈號,很大部份由殖民地時期遺留下來。剛到英國看見雙層巴士和馬路上的「look left / look right」白色油漆字或者交通燈下那部黃色有按鈕、讓行人「催促」轉綠燈的機器(它的英文名是crossing button),就覺得很親切,但除此之外,倫敦跟香港其實沒有半點相像,城市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構成。

香港的平地大致都是以格網型規劃,辨認方向不算難。在數年前的都市學課堂上,教授說如果在九龍迷路,只要一直向彌敦道走就有救;要是在香港島迷路,便應朝山腳走,在山腳總會找到電車路。從天上俯瞰倫敦,除了市中心呈網格狀,其他地方都像倒瀉一地的麵條,當中夾雜大大小小無數片的草地。由於市中心樓價極高,許多人都住在市郊,但市郊是否真的如Ebenezer Howard構想的花園城市般同時享有城市的便利與郊區的美麗環境,倒是有待商榷。

Cul-de-sac源自法語,意指掘頭巷、死胡同,是市郊的其中一個規劃特徵。這種只有一個出入口的道路歷史久遠,但開始被廣泛應用於現代城市規劃,則始於1929年建成、位於美國新澤西洲的小區Radburn。建立cul-de-sac的原意為減少汽車流量(除了兩旁居民有需要使用之外,其他駕駛者並不會利用它作通道)與車輛行駛速度,從而減少交通意外,而這種規劃方式的建設成本又較傳統網格系統為低。但對駕駛者和行人來說,這種城市佈局會減低短途交通的效率。在市郊住宅區行走,如果偏離主要道路,很容易會陷入cul-de-sac和loop street(另一種市郊常見的圈狀道路)的迷宮,花上半小時團團轉,卻總是碰上死胡同。就著這種令人厭煩的城市經驗,我利用Google的街景功能,替二十多條cul-de-sacs(當中大部份我都親身到過)擷圖,再串連成一條兩分鐘的簡單動畫。

讓人處處碰壁無路可走無方向可辨的規劃實在太討厭,那為何cul-de-sac仍然在數十年間不斷蔓延?英國地產發展商聲稱住客都喜歡cul-de-sac安靜少車,沒有陌生人經過讓他們感到更安全,而且樓價更高。但於數年前,掘頭巷導致的低交通效率、比傳統規劃更高的爆竊罪案率、住客因為環境較封閉而缺乏運動等問題,令英國政府重新製訂一套街道設計指南(Manual for Streets),強調行人是規劃的最重要考慮因素,並重新鼓勵古老的網格佈局,讓住宅與社區聯繫起來。

亞里士多德說,城市應讓其居民感到安全與快樂(a city should be built to give its inhabitants security and happiness)。人們往往無法選擇自己最理想的居住環境,像到商品購物一樣,只能選購市面上有供應的貨品。兩個多月前在一個講座上,Ground Control作者Anna Minton對現今流行於英國的私人發展物業作出嚴厲批判,而她所痛恨的不准拍照的大商場與gated community,在香港早就出現了。一個城市是否安全、是否快樂,一般市民無法完全控制,但如Minton所言,所謂安全感,有時重點並不在於有沒有安裝閉路電視或保安阻止拍照,而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溝通。

>> | < | > | << | d | website | email | facebook | archive 2002-2004 | 2004-2007 | 2007-2008
lokbi©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