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 life is a defense of a particular form.
Archive 2002-2004 | 2004-2007 | 2007-2008 | 2008-2010
>> | < | > | << | d | website | email | facebook

Tuesday, Aug. 05, 2014 9:31 a.m.

常常覺得,倫敦一大吸引之處,是她除了廣受市民遊客歡迎的大型博物館和畫廊,尚有許多很有個性的中型藝術場地,例如集展覽廳、戲院、書店和餐廳於一身的ICA、清新的Camden Arts Centre、鬧市中的Photographer�s Gallery、南面的South London Gallery(超難忘cafe的野菌意大利飯)、私營的Estorick Collection、Zabludowicz Collection、Horniman Museum等等,全部定位清晰兼建築設計出色,即使展覽偶爾不濟也不失為消閒的好去處。而更多時候,可以從各種教育推廣、導賞服務、出版物等peripherals看得出這些中型藝術場地都很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力求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文化藝術之都,保持自己的competitive edge。

香港除了官方的大型博物館就是小小的商業畫廊,中大型/中小型場地有藝術中心、藝穗會、Osage等等,但總不如倫敦那些場地怡人。藝術村如牛棚和JCCAC,不是藝術方向有問題就是欠缺配套,總缺點甚麼,難像倫敦ICA般入屋。在宣傳方面,不論政府還是非政府機構,都未能好好運用社交網絡。反觀Horniman Museum,就深知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很quirky的博物館,不像其他博物館般出名但是有一班忠實支持者。館內的海象標本是鎮館之寶,所以當海象要外借到另一個地方展出時,工作人員就畫了一幅有趣的連環圖,告訴大家他們是怎樣把這個龐大的古董標本pack箱運走的。你能相像,香港的博物館會做同樣有趣的社交動作嗎?

今次Sabma返香港,適逢開張了約一年的油街同時上演兩個bite size的好展覽,當然相約在油街了。香港一直欠缺這種免費、無架子、適合閒逛卻又有點質素的中型場地,油街可會是答案?同期開張的灣仔動漫基地也是一件美事,不過上次去的時候仍未完全裝修好,不知策展和管理質素如何。

從今,如果有朋自遠方來,可以帶他/她到這些小場地,免費入場,又位處社區之內,不必像去藝術館、藝術中心、文化博物館般煞有介事又要花心神計劃下場節目(尖沙嘴海傍和文化博物館附近都冇野好食⋯⋯)。

哎,不知ICA對面公園裏的塘鵝生活可好?期待有天再見。

話說回來,油街《像是動物園》展覽內的一對一表演部分,讓人有參觀Artangel展覽的錯覺,不過內容換成了中文和對這個城市的真實認知。

>> | < | > | << | d | website | email | facebook | archive 2002-2004 | 2004-2007 | 2007-2008
lokbi©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