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 life is a defense of a particular form.
Archive 2002-2004 | 2004-2007 | 2007-2008 | 2008-2010
>> | < | > | << | d | website | email | facebook

Wednesday, May. 11, 2011 9:28 p.m.

Since not everyone can get hold of a copy of CULTaMAP and it might be difficult to find my articles on their website, I am going to paste them here. I have just sent them the 4th article and I'm happy with that one, but let's wait until they publish it first before I include the latest article here.

I don't have time to include the images now. Might upload them later.

戲遊城市(3.2011 CULTaMAP)

離開香港到倫敦讀書,到埗之後,最常亦最怕被問到的,就是「點呀好唔好玩?」答案可以是yes,也可以是no。不好玩是因為生活在異地不同於一兩星期的旅行,不可以簡單用好不好玩概括;也不想輕率地答好玩,因為最令我開心的不是一般的吃喝和觀光。懂得懷著好奇心尋根究底,就算在香港也可以每日來一趟小旅行,每天都有新發現!

我的學校在zone 3,距離倫敦市中心約40分鐘車程。由於宿舍太遠,我決定自行租屋,每天上租屋網看廣告、看google map、親身睇屋,就讓我遂漸熟悉遊客不會踏足的「大西南」。睇屋地點之一Colliers Wood,一出地鐵站就會見到一座廢棄了的黑色高樓。上網搜查一下,發現這座Lyon Tower在2006年一個BBC投票之中,「榮登」英國最受憎恨建築物榜首,原因是這幢大樓與Colliers Wood的市郊環境格格不入,卻因為各種不明的原因遲遲不能被拆卸。

在我的臨時住處與最後落腳的地方附近均有一大片叫做common的草地。上網查一下,發現所謂common即是公地,是中古時期遺留下來、未被開闢作耕地的共享土地。各處common各處例,你甚至可以在那裡砍柴放牧。在Clapham Common上,我就見過有人紮營,帳幕上寫著抵死的「Clapham Manor Hotel」。

因為住在zone 3亦因為功課的需要,我到訪過許多不為遊客所知的市郊。為了尋找泰晤士河上的Thames Flood Barrier,我和同學就特地跑到城東的Woolwich和Charlton,誤打誤撞之下,我們闖入了一個廢棄的大倉庫,發現有許多穿戴高貴的黑人進出。其中一位熱心地帶我們參觀,說這裏是他們的教堂,還未完成裝修,並不斷游說我們參加他們的聚會。一名高大的黑人女子看到我拍照,便立刻上前質問我是何許人,我裝作一臉無辜,說自己是純粹路過的遊客。走前用腦記下教會的名字,回家上網搜尋,發現它應該不是甚麼專門招攬中產專業人士的新興邪教,而是源自尼日利亞、創於50年代的基督教會,但奇怪的是,我無法找到任何關於我進入過的建築物的照片。

在資訊垂手可得的年代,不妨勤力一點做些資料搜集,隨時可以發現城市裏的各種秘密。懷著求知慾與好奇心,即使在荒涼的城市邊緣也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玩樂方式與旅遊路線。


Barbican-空中藝術之城(4.2011 CULTaMAP)

到外地讀書,首要當然是尋找容身之所,但找到居所之後,盡快認識城市,從中尋找最喜歡、最值得逗留的地方也很重要。倫敦藝術場地與博物館極多,大型的有遊客必去的Tate Modern、British Museum、National Gallery等等,中小型的有Whitechapel Gallery、商業畫廊與城東的許多獨立藝術空間,但可以被我視為第二個家,就只有外型絕對不可愛的Barbican Centre。剛辭任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前行政總裁謝卓飛Graham Sheffield,來港之前就是Barbican Centre的藝術總監。

2月中我因為無法再忍受同屋主的刻薄而要搬屋,在此之前的一個月,我幾乎每晚帶電腦和書到Barbican Centre自修,因為它大概是全城唯一開放至深夜十一點、可以免費上網而不用消費的地方。許多人都獨自在這裏溫習讀報,也有人閒坐聊天,享受咖啡。即使臨近閉館時間,仍然會有不少人進來看節目表或者跟朋友隨便逛逛,我想他們都是附近的Barbican Estate住客吧。我在Barbican Centre一邊聽四周喇叭直播的倫敦交響樂團音樂會一邊設計網頁、剪片,渡過許多孤單卻不難過的晚上。

相比起擠逼吵鬧得像商場的Tate Modern,低調卻又擁有強烈建築特色和多元化藝術節目的Barbican Centre更得我歡心。為了更了解這個為我帶來許多安慰的藝術中心與整個Barbican Development,我在一個下毛毛雨的週末早上,參加了Barbican的建築導賞團。

Barbican意即橋頭堡,我一直以來都很想知道這個名稱的來源,難道以前這裏真的有一座城堡?根據導遊先生的講解,當古羅馬人建立倫敦時,的確在此建造過城堡與護城河,至今仍有部份古羅馬遺蹟得以保存。二次大戰時,現址為Barbican Estate的市中心被炸毀。至五十年代,戰後房屋需求大增,政府委託建築師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重建Barbican區。深受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e Corbusier影響的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設計了龐大的Barbican Estate住宅群,地面幾層是停車場,三幢高樓與較矮的長條型住宅,分佈於停車場上的花園平台。住宅群高低交錯,由平台與稱為highwalk的天橋連接在一起,這種將人車分隔、營造空中城市的理念,在當年可算非常創新。至於Barbican Centre藝術中心,則是應7、80年代倫敦對大型藝術場地的需求而加建的,設計以融合原有的住宅群、將對居民的影響減至最低為前題,所以建築沿用住宅的Brutalism風格,主要物料為摻入花崗岩的混凝土,再由人手遂寸敲鑿,造成粗獷效果。

很多人都認為Brutalist的建築像混凝土怪獸,Barbican那粗獷的混凝土柱與天橋之間,卻有一種奇特的溫柔。灰色的長條型建築包圍著廣闊的草地,長方型水池貫穿其中,流水吸引了野鴨和海鷗,也吸引遊人坐在水邊野餐、拍照。在highwalk上遠望建築師特意保留下來的舊教堂與古城牆,就會明白這些外型現代的天橋與水池,其實正跟Barbican作為橋頭堡的中世紀歷史遙遙呼應。

每次在Barbican Centre看著不同的人在這裏自由自在地消磨時間,各取所需,不由得想起遠方的香港文化中心和西九。Barbican四周只有沉悶的商業大廈,內部風景卻異常豐富,遊客和住客互不干擾,共同享用平台空間。維港景色如此壯麗,尖沙嘴的街道也充滿活力,我們的文化中心卻是何其封閉,內裏亦欠缺吸引人停留的空間。幾步之隔的香港藝術館,館內職員長期罰企,參觀者跟展品稍為接近便極度緊張,那種拘緊的氣氛如何能鼓勵市民接觸藝術?

某日在Barbican自修時,一位職員邀請我做問卷調查,並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由普通市民組成的focus group,一起「腦震盪」,想想如何改善中心的空間。雖然參加focus group可以得到酬勞,我還是婉拒了,但我期待有天不論西九還是文化中心的有關部門都可以如此開明,讓公眾參與討論場地的空間運用、節目安排甚至未來的發展路線,讓香港的藝術場地也可像Barbican一樣,融入城市的空間與市民的生活。

>> | < | > | << | d | website | email | facebook | archive 2002-2004 | 2004-2007 | 2007-2008
lokbi©2016